據觀察者網報道,6月10日,幾名知情消息人士透露,沙特阿美7月份將減少對中國原油供應。
目前,世界最大石油公司——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已經通知了至少5家位于北亞的煉油廠(其中4家位于中國),該公司7月份的實際原油供應量將低于合同規定的數量。沙特阿美方面暫未就此事作出回應。
路透社和彭博社分析稱,一方面,中國在俄烏沖突后增加了對來自俄羅斯打折石油的購買;另一方面,在美國壓力下,歐洲和部分亞洲國家正減少進口俄羅斯原油,因此對沙特阿美原油的需求量攀升。
01 亞洲將以高出6.50美元支付
幾名知情人士表示,沙特阿美有意滿足來自歐洲和亞洲其他買家的需求。他們透露,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將獲得他們所需求原油量,其中一些甚至會獲得額外供應。此外,至少有3家歐洲煉油廠也已收到合同規定的7月份的全部供應量。
宣布禁止俄羅斯能源后,美國便拉攏盟國實施對俄石油禁令。最終,歐盟于6月2日正式批準第六輪對俄制裁方案,在制裁生效成法后的6至8個月內,將會禁止通過海運購買俄羅斯石油及其精煉產品。
與爭相尋找替代能源的歐洲和部分亞洲買家對比鮮明的是,中印正增加對俄羅斯原油的購買量。彭博社5月份報道稱,這“對于一些亞洲國家來說,大幅打折的石油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好機會”。
國際金融數據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歐洲客戶在俄烏沖突后抵制購買俄羅斯烏拉爾原油,而印度則在大幅折扣之下大量購入,成為4月份俄羅斯石油最大的國際買家。
中俄方面未就此事置評,但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曾發布聲明稱,為妥善應對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國際油氣價格暴漲對我國的影響,正組織有關企業大力提升國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多方組織資源進口,保持煉廠安全穩定運行。
此前不久,沙特經濟和規劃大臣費薩爾·易卜拉欣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客戶”,沙特致力于成為中國可靠的能源供應商,兩國正在基礎設施、物流和制造業等領域探索合作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在報道中提到,沙特阿美日前提高了7月份對亞洲和歐洲的原油出口價格。
其中,沙特阿美將其對亞洲買家的基準阿拉伯輕質原油價格提高了每桶2.10美元。這意味著,在7月份,亞洲消費者購買該公司原油所支付的價格比當時阿曼和迪拜基準價格的平均值高出6.50美元。
02 下周國內油價或將持續上漲
中國是全球主要的原油生產國之一。根據《2021中石油經研院能源數據統計》,中國的石油年產量僅次于美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和科威特,是全球第六大石油生產國;但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占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比例為16.2%,僅次于美國的18.2%,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由于消費需求巨大,近年來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大約保持在七成左右,這意味著國內大約70%的石油需求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這也就決定了國內的石油產品價格,無法脫離國際市場的價格變動。
目前,布倫特原油期貨為每桶120美元左右。國際數據統計網站statista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價格維持在每桶78.8美元左右。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不出意外的話,國內的成品油價將在下周,續刷歷史新高。
據大宗商品資訊機構金聯創監測數據,當前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突破新高,預計6月14日24時,國內汽柴油零售限價還將上調300元/噸以上,繼續刷新歷史新高。
成品油價不斷上漲,大宗商品等也將迎來進一步上漲。
(本網尊重各兄弟網站及獨立撰稿人之版權,如發現本網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請聯系我們.同時本網也歡迎對市場具有敏銳判斷和獨立見解的行業人士前來投稿,投稿郵箱info@168tex.com
電話: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