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炎炎夏日,正是用電高峰時期,紡織化纖行業卻迎來“當頭一棒”!
身處高耗能行業,紡織化纖企業又將面臨“電費加價”,這對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近一個月以來,原料下跌,如果用電成本增加,面對疲軟的需求,紡織原料想漲價也漲不起來,虧損面將進一步擴大。
電費又要加價?
化纖企業轉移成本難上加難
日前,繼浙江省后,湖南省發改委發布《湖南省高耗能企業迎峰度夏市場交易方案》,方案明確,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價差申報范圍為:月前基礎負荷交易為-90元/兆瓦時至90元/兆瓦時,月內競價交易最低為90元/兆瓦時,不設上限。對于超合同用電,電力調度機構預測無供電缺口時段,結算價差執行中長期交易規則有關規定;預測有供電缺口時段,執行懲罰性電價,結算價差按月內交易價差+代理服務價格+10元/千瓦時執行。
也就是說,超出合同部分的用電,每度電要加價10元。不得不說,這個價格挺狠的。
電費漲價,對于紡織和化纖企業這樣的高耗能企業來說,無疑最傷。
對此,不少企業也開始商討應對措施。據中國化工報報道,“這件事對我們的直接影響就是用電成本增加。具體增加情況我們正在跟售電公司對接,因為會涉及到很多細節問題,例如對超計劃用電的計算方式,我們吸電的基本電量等,這些都關系到成本的測算及我們應對的方案。”有化工企業如是說。
我們知道,用電成本在企業生產成本中占比還是比較高的,有些企業的電費支出能占生產成本的百分之三四十。平均來看,基礎化工行業的電費支出占營業成本的14%,在各大行業中排名第一。
成本下的化纖織造集群大潰退:
開機下降,訂單下滑,庫存上升!
如果電費高漲,企業成本將增加,但目前訂單稀少,下游需求疲軟,企業轉移成本壓力困難,效益大幅下滑,虧損面將進一步加大。
近期,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產業集群市場運行情況進行了調查。受當前淡季行情和美“涉疆法案”等因素的影響,集群企業開臺率下降,訂單下滑,庫存上升,運行壓力不斷加大。
據白坯布集群企業反映,當前開臺率八成左右。受市場需求不足,價格傳導不暢,部分沿海城市限電等多因素影響,浙江、廣東等印染基地開工不足,坯布訂單量同比明顯下滑。預計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或將進一步加大。
據色織布集群企業反映,企業運轉基本正常,但產能利用率不足的情況較為普遍。大部分企業的產品訂單出現較大程度下滑,另有小部分企業暫時處于停產狀態。疊加匯率波動等因素,出口訂單受到較大影響。預計短期內市場形勢較難改善。
據牛仔布集群企業反映,當前運轉基本正常,開臺率有所下調。訂單情況不樂觀,產品價格被下壓,基本無利潤空間,庫存持續增加。預計淡季行情期間,企業或將進一步下調開機率。
從需求端方面看,國內目前表現仍弱勢,紗布庫存高企,終端需求和出口數量都比較差,且目前市場整體的消費欲望較差,短期內消費難見明顯起色。但是隨著原料價格大幅下降,企業的利潤好轉,如果該狀況能夠持續,對于紡織企業而言算是利好,未來消費也可期待。不過,當前出口市場存在較大的悲觀預期,未來悲觀預期轉為現實后對紡織品的消費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是當前還不能確定的消費端風險。
(本網尊重各兄弟網站及獨立撰稿人之版權,如發現本網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請聯系我們.同時本網也歡迎對市場具有敏銳判斷和獨立見解的行業人士前來投稿,投稿郵箱info@168tex.com
電話: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