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制造業新訂單環比增長2%,高于5月份修正后的1.8%;美國供應管理協會表示,7月服務業活動指數升至56.7,為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經濟數據高于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減緩了外界對于衰退的擔憂,周三美國三大股指漲幅均超1%(其中納指勁漲2.59%);但受原油期貨暴跌(WTI原油近月合約下跌3.98%)、芝加哥小麥、大豆期貨較大幅度下挫(收盤趺幅分別為1.42%、1.21%)及全球棉花消費持續觸頂回落擔憂升溫,ICE棉花期貨盤中跌破95美分/磅,將多空僵持、博弈的廂體下移至90-95美分/磅。
部分國際棉商、貿易企業判斷,8月份進入美聯儲加息真空期,美棉基本面調整空間相對有限(得州高溫干旱導致棄收率大幅下滑的炒作進入尾聲),再加上地緣緊張形勢得到緩解、外圍市場微波逐瀾,因此預計ICE棉花期貨振蕩幅度將有比較明顯的收窄,多空雙方或進入短暫的弱平衡區間。
那么短線、中線影響ICE走勢的因素有哪幾個呢?筆者歸納如下幾點:
一是9月份美聯加息50個基點還是75個基點?本周以來,美聯儲官員不斷“放鷹”以表達其遏制高通脹的決心,但隨著美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勞動力市場疲態顯現,美聯儲可能不得不放緩激進加息進程,并轉向鴿派,9月加息50個基點或更合理更有效。
二是芝加哥小麥、玉米等期貨繼續下探,回歸正常的概率較大。隨著黑海糧食運輸協議簽訂、美國主產糧區表現尚可及全球流動性持續收緊、美元走強,國際資本由唱多轉向唱空,谷物期貨難以形成有效的反彈行情。
三是近期全球棉花消費下滑的勢頭比較明顯,恢復或需要較長時間。2022年以來,不僅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棉紡織品服裝企業受到高棉價、通脹、訂單下滑等等之苦,近日越南、孟加拉等國紡企對訂單不足、產銷率下降的擔憂也大幅升溫;而且美聯儲持續激進式加息、新疆棉進口禁令全面升級對中國、東南亞各國紡服出口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四是美聯儲、歐洲央行加息,導致新興經濟體貨幣對美元貶值壓力較大(如印度盧比、越南盾等),部分紡服出口企業面臨高成本、低售價、微利潤的困擾。
(本網尊重各兄弟網站及獨立撰稿人之版權,如發現本網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請聯系我們.同時本網也歡迎對市場具有敏銳判斷和獨立見解的行業人士前來投稿,投稿郵箱info@168tex.com
電話:0512-63082910)